10月29日,2011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中心会议室召开2015年招标课题结项评审会。中心管委会从2011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库抽取了9名校内外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开展课题结项评审。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2011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刘凯教授在会议上讲话,2011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管委会主任、科研处处长陈敦山教授主持会议。
刘凯副校长首先对专家们放弃休息参与课题结项评审表示感谢,并对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向专家们做了介绍。他讲到,2015年4月2011协同创新中心机构调整后,中心紧紧围绕“立足西藏、创新机制、协同合作、服务社会”的工作思路,研读政策,加强与自治区相关厅局的联系,凝练出一批针对性、时效性强的课题,面向社会相关科研机构和全校师生发布。经申报、评审、公示,产生了2015年度第一批16项研究课题。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强学校之间、学科之间的协同合作,课题成员涉及到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共同攻关,体现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的主旨。
刘凯副校长进一步讲到,课题研究进展一年来,各课题形成了一批《调研报告》、《成果要报》,上报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相关厅局,部分成果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自治区领导的批示,成果的转化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咨政服务和智库作用功能得到进一步体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刘凯副校长要求各位评审专家将课题立项申请书与结项材料对照审核,看结项材料是否与立项要求相一致。同时更要审核研究成果的咨政服务作用,把研究成果能否解决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结项指标;在评审过程中,希望专家们能针对材料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以便研究人员进一步对研究成果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整体科研水平。
陈敦山主任就评审办法、评审程序、评审结果的评定方法等内容向专家们一一做了介绍。
在前期经过网络重复率检测、校外专家匿名评审之后,本次评审会议通过现场专家独立评审、小组综合评审、评审委员会会议综合评审后,专家认为参与本次课题结项评审的13项课题均能达到结项标准,可以结项。
(文:王新/编辑:闵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