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西藏代表团的代表们一起审议时,总理强调稳定是西藏发展进步的基石。他形象地说:“民族团结要像糌粑和糍粑那样捏成团、聚成团、抱成团。”
今年三月是学校第八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和李克强总理“民族团结要像糌粑和糍粑那样捏成团、聚成团、抱成团”的指示精神和西藏自治区党委关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部署要求,学校立足实际,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载体,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第八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的开展。
以贯彻落实全国及两省区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开展主题学习教育。3月以来,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七个一工程”,建立平台、建设团队、拉通渠道,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职能,以“线走直”方法论为指引,形成集中统一、同向同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舆情研判、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等主题教育活动格局;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环境的育人新格局,积极引导各族师生增强“三个离不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意识,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以讲好开学“第一堂课”为抓手,夯实全校一盘棋、齐心协力共奋斗的思想基础。开学初,学校党委书记杜建功为全校处级干部上了题为《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全力以赴保稳定》的第一堂课。按照总体安排,全校教学科研单位、职能部门、附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干部教师员工上好第一堂课;辅导员(班主任)要以班为单位上好第一堂课;各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组织党员、教师上好一堂课。“第一堂课”突出“严实、勤奋、和谐、创新”的主题,目的是振奋精神、以干部的思想到位、行动对标,带动“全面展开”,深化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和突破口,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为主渠道,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学校加强构建符合中国特色、西藏特点、民大特有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民族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在课程设置、教材审批选定、课堂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调研中,注重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反分裂反渗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贯穿其中,形成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全方位育人体系。
以实施“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为重点,推进主题实践教育。学校积极探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深化“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切实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力推进了和谐校园创建、校园稳定安全工作。学校进一步深化“123”班级常态化管理、“234”应急处突和“118343”学生育人管理机制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在各个层面教育引导不同民族学生互帮互助互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营造各民族学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和谐融洽校园氛围。
以开展“春华秋实校园文化节”活动为主线,打造和谐有序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以“精准滴灌”“精细化”为理念、以“春华秋实”等品牌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示范创建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做到“五个牢牢把握”,实现“六进”、实现“全覆盖”,有反响、有回应、有效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以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为保障,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校园氛围。开学初,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方案,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受众基础,积极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促进两者融合。通过展板、横幅、校报、校园网、广播、电视台、LED屏、微信、微博和电影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唱响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校园氛围。
(文:王永安/编辑:陈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