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瘦的体型,整洁的衬衣,亲和的笑容是我们对李春国老师的第一印象。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表现出了浓厚的家国情怀,为祖国的通信事业贡献力量;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他怀着青年教师的激情,为通信科研领域培养后备军;作为一名援藏干部,他领悟到了奉献的含义,带着一腔热血投身于援藏工作。
李春国赴拉萨调研
不懈奋斗,寒门学子走在科研前端
“你要加倍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用青年才俊这个词形容李春国一点也不为过,27岁博士毕业,29岁被破格评为副教授,33岁成为博士生导师,34岁被评为教授。在他人看来,李春国的人生道路可谓是顺风顺水、一路畅通。但是,正如诗中所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李春国如今取得的成就是他刻苦努力、珍惜机遇,用拼搏和汗水换来的。
1983年,李春国出生于山东胶州的一个小山村,村子的地理位置过于偏僻,交通和信息都很闭塞,村里往外只通了一条路。在采访中,李老师描述到:“就算是现在,家里交通还是很不方便,每次回家我爸都要开着拖拉机去接我。”1995年,李春国念初一,那时候整个村子,甚至是乡政府都还没有通电。学校也没有电,没有可口的饭菜,李春国就是这样啃着干馒头,在昏暗的教室里度过了他的中学生活。俗话说,寒门往往出贵子,越是艰难的环境越能磨练意志、激发潜能。2001年,李春国考入了山东大学,在谈到为什么选择无线通信专业的时候,李春国笑道:“我出生在山沟里,科技离我太遥远,那时候就觉得电话很神奇,拨一个号码就能找到人。”正是凭借着对无线通信的兴趣和自身努力,李春国而后又考上了东南大学的硕博连读。别人往往需要十几年才能完成的学业,他用了九年就拿下了本硕博学位。
李春国称他自己不是学霸,也不是天才学生,他只是比别人更努力。博士毕业以后,李春国获得了两次出国留学的机会,第一次是去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做联邦优秀博士后研究,第二次是国家公派去美国斯坦福大学研修。在异国他乡,他时刻记着自己的任务和使命,依然每天在实验室刻苦钻研,在出国的两年里集中做出了多项科研成果。
李春国(左四)在西藏自治区网络安全技能大赛上,与信工学院老师合影留念
信息领域和别的学科不同,它的更新速度太快了,如果三个月不追踪就会有一百多篇期刊最新论文报道出来。因此,李春国首先要做的就是跟踪国外领先技术,他每天都要守在电脑前面盯着IEEE数据库看最新的文献,因为不去了解这些文献,不去把握国际通信水平发展的动向,就会逐渐失去发言权。这种信息爆炸的大环境也给了李春国不少压力和危机感。尽管无论是在年龄还是在职称上他都占有了优势,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优势使他的危机感提前到来。李春国从来没有因为三十三岁成为博导,三十四岁评为教授而沾沾自喜、停步不前。反之,他每到一个新的阶段就会有新的目标,比如说把学生培养的越来越好,把课题做的越来越扎实,把工作进行的越来越完善。他认为自己现在还处于一个成长阶段,虽然在圈子里有了一些知名度,但是作为青年学者还是应该放低姿态。
李春国说:“这些压力也是一种驱动力,你会进步的快一点,而且这种压力都是正面的,进步式的。”从李春国身上,我们看见了作为学者的孜孜以求、勤勉不倦,也看见了作为科研人员的苦心孤诣、潜精研思。在感叹他所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践行他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进取精神。
援藏爱藏,一腔热血温暖雪域高原
“我们要求365天在岗,组织让你出来你就出来,这就是奉献。”
作为同批次援藏干部中最年轻的一位,李春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爱岗敬业的内涵。面对组织的召唤,他克服一切困难,服从上级安排,扎根西部,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通讯事业添砖加瓦。他是敬业精神的践行者,用责任与担当努力为西藏网络空间安全构筑坚实堡垒;他是奉献精神的先行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了青春的赞歌。
谈到援藏的初衷,李春国坦言,当时家里的情况复杂,如果要援藏,就必须放下年幼的孩子、生病的岳父。但是面对领导的再三恳谈,他最终选择答应,只因为组织需要他,这是他作为网络空间安全领域最佳外派的技术专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不知道西藏民大异地办学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的响应学校号召,穿着大棉袄、带着一腔热血奔赴西藏,这种爱藏援藏的大无畏精神不禁令我们肃然起敬。
李春国在学校研究生导师培训工作会上作报告
在37266威尼斯官网,李春国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他深知网络空间安全之于国家、之于西藏地区的重要性,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带着对工作的一腔热忱,投身于西藏网络空间安全的建设中。“西藏自治区网信办委托学校建立了一个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基地,我们也参与对接。”李春国说:“近两年我发现自治区有了明显的进步,网络已经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网络流行语也在说,甚至小孩子们都会玩微信。”而这些进步背后却暗流涌动,因为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活动已经开始转向网络空间。他们的险恶用心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容忍的,所以这就给网络空间安全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技术挑战,做好网络空间安全的守卫工作,严厉打击网上违法乱纪行为刻不容缓。
在民大的这两年,李春国克服了种种困难,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学术资源优势。他深知教师队伍能力提升对于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他想在援藏结束之前给民大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谈到自己的工作性质,李春国说,“我觉得自己就是东南大学和西藏民大合作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无论是对接、交流还是沟通,我们一起配合。”无论是在科研还是生活中,他都会尽自己所能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他带领教师申报国家级课题,鼓励教师发表核心论文;找一些优秀的学者指导他们,激发了教师学术创新的积极性;支持他们继续深造,联系他们去东南大学攻读博士,这些都提高了教师团队的专业素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人才短缺的现状。访谈过程中,李春国老师多次表示了民大的校领导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对一些项目的“特事特批”都给了他很大的感触。他说:“学校对我们非常好,我也尽最大努力帮学校做点事儿,我们在这里边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轰轰烈烈的人类历史进步的大事,我们只是做一点发自内心的实事儿。”
作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的带头人,他从不居功自傲,只是自谦说自己只是参与者,作为其中普通的一份子见证了这一切,项目的圆满成功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从欧珠书记到院长再到对口援助的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大等若干对口援助高校,这是领导们举全校之力在支持他们的工作。他参与、列席37266威尼斯官网信息工程学院的党政班子会议,参与学院的运行和改革、发展、政策的制定,为民大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李春国反复强调要“牢记南京大学党委常委邹亚军副校长经常给我们援藏干部提的一句话,工作一定有原则,要牢记‘帮忙不添乱,做事不做主’。事前请示,事后汇报,一切公开透明。这是工作纪律,不能破坏,只能拥护。”这都体现出他对待工作,恪尽职守、严肃认真的一面,也侧面反映出他在为人处世上,热忱慷慨却又低调谦逊的美好品质。
李春国关心帮助玉珠卓玛同学
拳拳之心为教育,殷殷之情促成长。李春国不仅关注着西藏地区的网络空间安全,还关注着这片土地的孩子们,早年艰苦的求学经历使他深知藏族同学不远千里外出求学的不易。他会经常同藏族学生聊天,毫不吝啬的同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人生感悟,让这些年轻人在人生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其中有一位来自玉麦乡的同学玉珠卓玛,李春国不仅在生活上关心她,还在学业上鼓励她,帮她买一些复习资料、解决学习上的疑惑。在他看来,真正的老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同学生做朋友,激起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祖国的热爱。这样随和有趣、温和睿智的李老师深受学生的爱戴。
“必须准确定位自己,作为中组部的援藏干部,要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这是工作,不是说句话就行的。”的确,李春国用自己切实的行动阐释了一位援藏干部应有的样子。一切行动听指挥,克己奉公,履职尽责。为西藏的网络空间安全事业贡献了一己之力,赤诚之心溢于言表。
爱国争先,不甘人后尽显家国情怀
“我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的。”
身为山东人的李春国更深刻地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客观传统、身持正道、爱国忠诚。在采访中,他时刻提到,没有国家的支持,科研就毫无意义。1978年改革开放,国家给了青年一代上大学的机会,李春国才能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硕博期间所做的课题、项目还有基金也都依靠着国家政策的支持;毕业后能留在东南大学任教,还是得益于国家对科研人才的重视。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统筹协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中国虽然已经是网络大国,但在安全、网络话语权、互联网法制等3个方面的“关卡”,与发达国家比也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对于地理位置处于“边缘化”,信息相对闭塞的西藏地区,网络空间安全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家国安危面前,强烈的责任感使李春国义不容辞地来到了37266威尼斯官网,他说“援藏本来就是一种社会责任,国家让你上,你就要上。”
李春国(右三)与第八批援藏干部一起在西藏农牧学院调研
为了在国际上证明西藏的网络技术水平不落后,同时显示出中国网络技术全面蓬勃发展的劲头,李春国为37266威尼斯官网争取到了承办 PSP2020移动网络安全国际会议的机会。PSP2020是一个关于网络安全协议方面的会议,将在2020年于民大举办,不仅是民大,这也是西藏自治区第一次承办,意义非凡。因为是业内重要的国际会议,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展示度,因此国内包括国际上都能看见西藏没有脱节,也可以走在时代的前列。在李春国的积极协调和参与下,西藏民大齐心协力做好举办会议的准备,这次会议若成功举办,首先能促进西藏民大和自治区的交流,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学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西藏可以直接对话国内外优秀专家,在展示自身实力的同时取长补短,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对于李春国来说,爱国不是喊口号,而是去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以最普通的身份,做最无私的奉献。他不仅兢兢业业的完成援藏工作,还时刻关注着网络信息领域的动态。回想当初4G(后3G)刚问世的时候,那是历史性的机遇,整个国际行业内技术大爆发,成就了很多人。也就是从4G开始,国家开始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让每个中国人都与有荣焉。李春国感慨的说“2010年到2012年,华为和东南大学实验室合作了一个项目,参与国际化标准制定,当时条件很艰苦,整个过程也很辛苦,但是华为从那时就开始崛起了,我们才清楚地认识到要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如今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进展缓慢得就像“挤牙膏”,这使研究员陷入了恐慌。尤其是现在,全球都在瞄准5G时代,特别是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建设方面,国内外的技术人员都在奋力拼搏,竞争非常激烈,李春国认为自己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团队,理应和其他科研人员一起扛起这面大旗冲在科研的最前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的国家不仅需要先进的武器来撑腰,也需要稳定的网络空间带来安全感。虽然我国的通信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就像李春国始终相信的那样,尽管我们需要积累、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但是他,还有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前赴后继的科研人员,都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祖国的繁荣强大而不懈奋斗。
李春国,男,汉族,1983年1月生,山东胶州人,中共党员,中组部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博士,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唐仲英青年学者,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加拿大海外优秀博士后,斯坦福大学优秀研究学者,IETFellow。长期担任《IETCommunications》等7个国际重要SCI期刊客座主编/副主编,《IEEEVTC》等4个国际知名会议的组织者和分会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重点预研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5项;参与国家973课题、863项目、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加拿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美国硅谷产学研项目等十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SCI论文70多篇,引用800多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4项,发明专利授权18项。
(文:裴莹莹、陈思远/编辑:付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