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威尼斯官网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推进国家级一流新闻学专业点建设,及时探讨、交流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寻求一流专业建设中改革思路及解决路径,5月12日,新闻与传播学院在秦汉校区新闻楼召开国家级一流新闻学专业点建设研讨会。会议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袁爱中主持,新闻与传播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上有18名教师进行了交流发言。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一流新闻学专业建设中的统领地位
周德仓、袁爱中、金石、李炜等教师提出要重视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一流新闻学专业建设中的统领地位,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贯穿于新闻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真正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新闻传播专业的指导思想。新闻教研室主任金石建议教师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积极申报一流课程、教改等项目,组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科研团队,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发表论文、申报科研课题,是建设一流新闻学专业的重要举措。
顺应媒介融合大势,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融媒体实验室建设
新闻学教研室副主任李炜教授认为,随着媒体深度融合,为满足西藏媒体融合发展需要,高校传媒专业教师作为人才培养主体需要与时俱进,要通过专题培训、实战演练、业务研讨、观摩交流等方式,掌握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管理理念和技能。
新闻学教研室脱慧洁副教授、广播电视学教研室蔺海元讲师通过充分调研后提出,随着媒介生态的变迁,媒体人才培育路径也应该转向。他们建议在新文科语境下,通过跨专业教学实践实现资源整合,打破专业人才培育“纸上谈兵”的局限性。通过以赛促学,以“作品生产意识”提升专业人才素养,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育质量,推动人才供给侧结构变化。
广播电视学教研室主任曾洁讲师提出探索融媒体实战型人才培育模式,探索模块课程体系,倡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避免学生学习被动性。此外,她提出在强化新媒体传播理论应用基础上,加大政治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在新闻学课程中的渗透,从培育单一性新闻人才转向培养面向新闻产品内容、数据运营策划、延展传播体系的全媒体新闻人才。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杨忠宁副教授认为“要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流的学科;要建设一流学科,需要建设一流的实验室”。他从融媒体人才的要求及高校传媒发展现状出发,提出在融媒体时代,教学必须顺应视听媒体的革新与转型,建设融媒体教学实践平台,获取与当前和未来发展趋势相匹配的教学和实验方式,最大化利用教学实践资源,努力实现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和创新型科研目标。
新闻学教研室主任金石副教授发言 |
新闻学教研室副主任李炜教授发言
|
新闻学教研室脱慧洁副教授发言 |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杨忠宁副教授发言 |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问题精准施策、精准发力
广播电视学教研室泽玉教授提出,藏区学生基础薄弱,首要任务是提高区内学生的汉语水平,强化学科基础和认知基础。老师是必须达到专业化水平的要求,同时给予老师一定的自我成长时间和空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围绕课堂质量发力,从而更好地反哺学生。
新闻学教研室刘新利教授认为,制约西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人才,尤其是缺乏藏汉双语新闻传播人才。因此,威尼斯官网作为西藏唯一一所设有新闻与传播院校的高校应加强学生的藏汉双语培养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在西藏基层工作,这是西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是37266威尼斯官网建设国家一流学科、拓展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特色环节。刘新利教授在提出开展藏汉双语新闻传播人才培育时认为,要与民族研究院、教育学院等联合开展藏汉双语人才教育,开设通识课程、双语专业课程等;借助部校共建的契机,引进西藏藏语媒体记者兼职老师、校外导师。
广播电视学教研室泽玉教授发言 |
新闻学教研室刘新利教授发言 |
杨舒然老师认为,如今新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教育体系与行业需求不对等的局面,新媒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行业需求,目前短视频专业人才短缺、传播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和价值观导向不可控,是各大短视频平台现阶段的最大痛点。应该从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出发,通过内容创新和产品运营交汇融合的专业培养,促进短视频复合型人才输出,提升短视频平台内容质量,助力孵化优质内容、机构和产出平台。
新闻学教研室卞丽敏副教授提出,我们要与时俱进转变培养目标,适应新技术背景下泛媒介传播人才的需求;在加强学科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适当增加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并增加相应的课程和经费配套;推进课程的融合,减少课程内容重复;设置包括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和专业实践的过程性实践学时;打破文理工的学科界域,从“新文科”的视野进行一流专业建设,补充有理工科背景的师资力量,增设数据新闻、舆情分析等类似课程。
新闻学教研室讲师张华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课程设置要避免重复,适度增删融合,如写作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时评写作等实践类课程需要更好地融合,并结合社会需求与学生兴趣增设新的课程。
新闻学教研室陈航行副教授提出应该重视基于西藏特色的新闻实务专业教材的编写,要注意共性和个性的结合,要挖掘西藏特色——具有浓郁的民族宗教文化、鲜明的民族团结主题、深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编西藏新闻奖优秀作品。此外,他强调新闻实务教学要面向实践,面向社会,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改善新闻采编的手段与方法。
新闻学教研室汪罗助教认为,目前以“史”为主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教学模式种相对比较基础,重视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线性的史观描述,但不契合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及研究生拟从事的学术研究,或以学术为志业的培养现实。因此需从形式、内容、逻辑、范式的维度强化该课程内容。
广告学教研室李娜副教授认为,一流新闻学专业点建设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能力,包括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学历提升,成果产出与转化,课题申报、职称提升等。就课题申报而言,学院方面应实施激励措施,建立学院内的学术平台,对项目申请指导和筛选;定期举办院内教育和科研论坛,加强交流,推动教师成长;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讲座,促进青年教师成长。青年教师自身应熟知课题申报的基本信息,充分准备,虚心学习。
新闻学教研室讲师化睿云针对部校共建模式下新闻学教学面临内区因素动力不足、新闻学课程改革不深入,缺乏就业导向机制等问题,提出利用部校共建新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路径与措施,促进对口支援与人才交流机制,提升内驱动力、建构新闻学专业课程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机制,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王靖超、彭敏老师也针对一流课程建设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服务一流新闻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质量监控和学生管理制度
教学与科研办公室主任向华娟老师强调了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质量监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就学院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出可行性建议。向华娟提出要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调整完善学院教学计划审批制度、新进教师导师制和教材质量保证制度等,服务一流专业建设需要。
学生工作办公室张浩老师认为,应该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与专业教学和团学工作的互动与融通,加大实践教育平台建设,给予学生充分的平台锻炼机会,做好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机遇。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袁爱中教授主持会议并发言 |
教学与科研办公室主任向华娟发言 |
集聚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建设国家级一流新闻学专业点
袁爱中教授提出,推动国家级一流新闻学专业点建设应该坚持问题导向、成效导向、成果导向,要积极发挥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对口援藏、实践平台资源优势,围绕一流培养方案、一流课程、一流团队、一流成果、一流师资队伍、一流实习、实践平台和一流卓越人才的建设目标,落实全员参与原则,发挥每个教师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准施策,形成合力建设国家级一流新闻学专业点。
贺震明、周德仓、袁爱中、杨忠宁、泽玉、刘新利、金石、李炜、潘琪、刘畅等针对18位教师的发言,做了评议、评优工作。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贺震明做评议发言 | 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周德仓教授作总结发言 |
会议最后,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周德仓作总结发言。他首先肯定了每位发言人围绕“国家级一流新闻学专业点建设”的主题,针对马新观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的许多建设性意见,同时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以新闻学专业点建设为突破口,促进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专业、广告专业和播音主持人专业等四个专业的融合发展;第二,以民族团结为立足之本,加强特色教学,全面发展;第三,加快马新观课程、教材研究撰写,突出马新观在西藏的实践研究。他表示,本次一流学科建设研讨会立足威尼斯官网新闻传播发展现状,挖掘深层次问题,对威尼斯官网一流新闻学专业点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
(文:韩易辰、方润、陈航行/图:同东放/审核:袁爱中/编辑:张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