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来源:院办发布时间:2012-05-04本文已被浏览 7993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会议以部署实施《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推动高等教育全面提高质量为主题(印发了近20个相关文件),是我国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为主向内涵式发展为主转变,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再动员,是高教战线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再部署,是一次转变观念、明确方向的会议,也是一次鼓舞士气、推进改革的动员会议,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此次会议精神,对于提高我院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一、会议基本情况
2012年3月22日至23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部分地方高校负责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部分成员、各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中央有关部委教育司局负责人等300余人参加会议。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洛松德青参加会议。
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就《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重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工作安排作了说明。会上还对《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有关文件征求了意见,并于会前发布了《高等教育专题规划》和《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二、会议主要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胡锦涛总书记清华百年校庆讲话精神,部署实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推动高等学校全面提高质量。
三、会议主要精神
(一)刘延东讲话主要精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坚定不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
刘延东指出,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特别是总书记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以来,从中央部委到各地党委政府、从教育部门到各高校,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稳步推进高等教育领域228个国家教改试点,实现了良好开局。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还任重道远,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刘延东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困难和深层次矛盾,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迎对全球强化高教质量的新浪潮,迫切要求我国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把握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解决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刘延东指出,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抓住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这一关键,系统推进,务求实效。一要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突出教学业绩考核,改革教师评价办法,建立合理的激励竞争机制,为教师心无旁骛地安守教学岗位提供制度保障;完善遴选制度,完善退出机制,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增强用人活力;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积极延揽高层次领军人才。二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培养模式,推动交叉培养和联合育人;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解决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问题和课程设置、课堂规模的问题,强化师生交流互动,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构建自主学习、多元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四位和创新能力。三要提高高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形成相互支撑、整体提升质量的格局。要加强科学研究,推进协同创新,切实把握好“四个协同”,即:科研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协同,科研创新主体之间必须协同,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必须协同,科研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必须协同。拓展社会服务,加强实践锻炼,始终把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积极参与构建覆盖城乡的知识学习和职业培训体系。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激励师生投身文化创新创造,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加强新兴文化人才培养,开放高校教育资源,积极参与文化强国建设。四要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崇尚科学、探索真理、注重创新、奉献社会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和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形成对教师有凝聚作用、对学生有陶冶作用、对社会有示范作用的校园文化氛围;切实加强学术诚信和学风建设,严格遵守学术规范,规范学术管理,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刘延东强调,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敢于突破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要完善质量评估评价体系,加强分类管理,建设优势学科,支持地方高校特色发展,强化质量评价,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保障高校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加快章程建设,推进高校依法、民主管理,鼓励社会参与,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要加强国际合作,坚持开放办学,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省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统筹好各方面力量,整体提升区域内高校办学水平;有关部门要在保障措施、项目资金、人事制度上积极配合,共同推进质量提高;各高校要切实履行好质量建设的主体责任,集中精力抓质量,全身心投入办学和管理。
刘延东强调,我们党将召开具有历史意义的十八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高校知识分子密集、青年人多、社会影响大,历来是国内外社会思潮聚集和交汇的前沿阵地,社会问题容易向高校传导。各高校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主动及时地解惑释疑,帮助师生理性对待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坚决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为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最后,刘延东号召大家,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懈努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二)袁贵仁讲话主要精神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转变观念、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新跨越。
袁贵仁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发表重要讲话一年来,各地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改革发展有序推进,出现很多新变化、新气象。要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正视不足,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不断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深入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袁贵仁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牢牢把握阶段性特征,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和发展观,以思维方式、工作重心、工作模式的转变,从思想观念、时间精力、改革举措、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上切实体现全面提高质量的要求,推进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为主到内涵式发展为主的转变,从注重硬指标显性增长向注重软实力内在提升的转变。
袁贵仁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进一步抓好关键环节。一是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要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强化社会实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着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要把提升人才创新意识、学科创新能力、科研创新水平统一起来,推动校校、校企、校地合作及国际合作,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生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三是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学能力建设,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四是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要以改革促发展,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完善治理结构;推动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办学自主权;加大省级统筹力度,优化体系结构,推进资源共享。五是着力扩大对外开放。要以开放促改革,统筹国际国内教育资源,不断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
  袁贵仁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一是落实领导责任。高校领导干部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办学治校上来,真正成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二是构建标准体系。完善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健全质量评估制度,完善高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三是加强监督检查。要完善质量督查和监测检查机制,强化高校自我评估、专业评估、第三方评估以及一些专业的国际评估。四是总结推广经验。要尊重和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鼓励试点探索,注重总结经验,加强宣传推广,发挥改革试点示范带动作用。五是制订行动计划。各地各高校要做好质量现状的调查摸底,结合实际制订提高质量的具体计划,校校有行动、人人负起责,把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主要精神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
坚持内涵式发展,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推进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改革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增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试点学院改革,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加强省级政府统筹,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加强高校基础条件建设,加强高校经费保障。
(四)《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主要精神
1.实施意义。实施“2011计划”,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战略行动。
2.指导思想。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基本原则。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基本原则。
4.总体目标。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聚集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5.重点任务。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已有的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突破制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高等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系统改革就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6.管理实施。一是组织管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成立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重大政策、总体规划、中心遴选、管理实施等提供咨询。确定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负责遴选评审专家、组织评审、开展定期检查和阶段性评估等工作。二是操作实施。“2011计划”从2012年开始实施,四年为一周期,按照培育组建、评审认定、绩效评价三个阶段开展。在充分培育并达到申报要求的前提下,,由协同创新体联合提出“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申请。国家每年组织一次评审,按照一定数量和规模,择优遴选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三是支持方式。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和聚集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资源和条件,广泛吸纳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经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可给予引导性或奖励性支持。
(五)《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主要精神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围绕提高质量,改革创新、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推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2.战略目标。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稳步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升,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3.主要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统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
4.重大项目。一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计划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基础能力提升计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高等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计划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计划二是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点建设一批中西部本科高等学校,在中西部形成一批高水平、有特色、贡献大的高等学校,支撑中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三是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实施“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211工程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四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促进计划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五是高等学校师资队伍水平提升计划。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5.组织实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分工落实任务,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四是加强监督考核,五是营造良好环境。
(六)《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主要精神
1.形势与需求。“十一五”以来,高校科技战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继续实施“985工程”、“211工程”的基础上,顺利完成“十一五”确定的各项目标,实现了高校科技工作的快速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五”时期,高校科技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竞争形势看,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从国内发展要求看,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攻坚阶段。面对新形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科技发展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
2.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总体目标是:科技综合实力、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国际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显著增强,高校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战略重点是:显著提升高校科技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释放高校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探索建立不同类型、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加快构建高校创新体系。
8.保障措施。增加并优化科技投入,加快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与资源共享,引导高校科技工作特色发展,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提升科技管理与服务水平
四、会议贯彻意见
(一)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学院领导汇报,传阅会议材料,提出贯彻意见。
(二)将会议相关讲话、文件印发各二级学院、院直单位、附属单位学习领会。
(三)召开各类务虚会议,学习领会精神,提出进一步提高我院教育质量、学风建设、内涵式发展以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意见和具体措施报学院研究实施。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37266威尼斯官网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37266威尼斯官网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37266威尼斯官网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37266威尼斯官网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37266威尼斯官网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威尼斯37266(中国)有限公司官网-BinG百科NO.1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